关于印发《吴忠市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7-05-02 来源:经济技术部 作者:
吴忠市总工会文件
吴工办发〔2017〕20号
关于印发《吴忠市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总工会、太阳山开发区工会,市直属各基层工会:
《吴忠市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已经市总工会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吴忠市总工会办公室(代章)
2017年5月2日
吴忠市总工会2016-2020年
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市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在实现我市“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根据《自治区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我市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广泛开展以“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为主题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为加快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市建功立业。
二、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市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更加广泛,实效性不断增强,促进劳动和技能竞赛由“速度型”、“体力型”向“效益型”、“智力型”转变。职工参与面进一步扩大,劳动和技能竞赛在规模以上企业中普遍开展,在中小企业稳步推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大量涌现。质上有提升、量上有发展,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工人队伍不断壮大,更多的技术能手脱颖而出。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竞赛绩效评估和表彰奖励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形成党政重视支持、工会积极组织、职工广泛参与、社会充分认可的竞赛格局。
(一)进一步提升职工合理化建议水平。职工合理化建议每年递增3%以上,到2020年达到10万件以上,有效实施率不低于50%。其中,涉及技术进步的建议达70%以上,涉及节能减排的建议不低于50%。
(二)切实提高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成效。实现职工技术革新项目1万项,发明创造成果1000项,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1000项以上,获得专利500项,其中,非公企业职工完成的项目分别占50 %以上。
(三)广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比赛。每年开展岗位练兵的企业达到70%以上;开展技能比赛的企业在40%以上,比赛工种不少于50个,参赛职工达到3万人以上。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培训、技能比赛等活动,帮助1万名以上职工提升技能等级。
(四)深化职工节能减排达标竞赛活动。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普遍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着力抓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竞赛,促进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有较大提升。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到2020年末监督员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
(五)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创建全国、自治区示范性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配合政府、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充分利用职工技能实训基地,在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中发挥积极作用,到2020年末培训职工(农民工)5万人次以上。
(六)深入开展职工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在规模以上企业覆盖面达到80%以上,普遍开展安全健康知识教育,职工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职工死亡、重伤和职业危害事故有所下降。
(七)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开展劳动竞赛。在新开工的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把劳动和技能竞赛普遍开展起来。每年在智能制造、生态纺织、食品加工、能源化工等支柱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开展全市重点工程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不少于6项。
三、具体措施
(一)围绕吴忠市“坚持绿色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
要引导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立足岗位,班组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奠定坚定的群众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围绕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市等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企业和行业普遍开展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突出主题、体现特色。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助推区域发展、科技发展和工程建设,为全市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开展出经验、作表率。
——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人才集聚、集聚创新、技能传承和示范带动作用,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建立相近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对接、联合、共创机制,通过“劳模聚服务”活动,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劳模创新创造,示范引领更加高效。重视典型选树,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批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到2020年末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总数达到100家,组织开展“劳模聚服务”活动不少于50场次。
——为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支持。积极搭建促进职工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信息化平台,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加强职工知识产权保护,促使职工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才智和创造热情,切实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二)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技术培训等活动,培育造就更多的能工巧匠,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实用型技能人才激励的保障机制。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出台相关制度,从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培养、优化环境等方面,建立引进高技能人才津贴制度、高级职业资格补助制度和荣誉奖励制度,鼓励企业通过人才资源交流、人才信息共享、劳务协作等方式。通过命名操作法、技术带头人的评选等,为优秀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强化监督检查,切实保障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落实到位。促成政府部门出台具体措施,切实保障2%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落实到位,通过监督检查,防止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被边缘化,要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政策中充分体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应有的地位。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列支和实用实施监控,做到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专款专用,并面向全体职工开展培训,特别是要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学习活动,普遍提升职工职业素养和技能素质。
经过一个时期的不断努力,全市技术工人队伍不断壮大,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工人综合素质进一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的重要内容,注重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进一步增强企业职工对职业理念、职业精神的认识与理解。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推动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在职工中广泛传播,使工匠精神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充分运用多种培训学习载体。各级工会要根据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和职工提升技能素质需要,配合企业行政开展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帮助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组织1000名以上劳模(技能人才)开展新型师带徒结对活动,做好技能传承工作。
——构建职工技能培训网络。整合工会职工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建立职工技能培训示范点,逐步由小规模松散式培训向正规化、系统化、规模化、联盟化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转变,由依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定位培训科目向校企结合,产教链接、工学融合方向转变。
——创新技能培训方式方法。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顺应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坚持把符合科技社会发展变化,顺应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坚持把符合科技进步方向、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符合职工学习意愿的内容作为培训重点,增强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完善现场培训、菜单式培训、上门施训、交流研讨等做法,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注重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培训资源,充分运用职工技能实训基地、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就业培训基地,主动承接任务,认真谋划落实,推动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广泛组织动员农民工参加岗位练兵和各个层级的技能比赛活动。
(四)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安康杯”竞赛是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及工会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有效载体。要不断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企业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最终降低各类事故的发生率和职业病的发病率。
——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及时调整“安康杯”竞赛活动重点,始终把影响企业安全、连续、稳定的不良因素作为“安康杯”竞赛活动需要解决的重点,采取各种激励方式和手段吸引职工参加到活动中来,从中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创新活动形式,扩大“安康杯”竞赛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安康杯”竞赛载体的作用,把职工培训教育、创建安全班组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活动纳入到“安康杯”竞赛中去,使“安康杯”竞赛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更具有活力和号召力。对安康杯竞赛的检查要转变作风,深入实际,加强对“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引导。
——结合竞赛实际,不断加大表彰力度。培育典型、推广经验、表彰先进,运用典型引路带动竞赛活动。加强“安康杯”竞赛活动的信息交流和宣传报道,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好经验。重视应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发挥媒体作用,不断加强信息沟通、宣传“安康杯”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以先进促后进,以典型带全面,使“安康杯”竞赛工作成为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石。
——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作用。健全完善区、市、县三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加强监督检查员能力建设,按照工作要求履职尽责,坚决杜绝、勇于抵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切实保障职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
(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市汇聚能量。
群众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锻造了劳动模范,而劳模的成批涌现推动了竞赛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鼓舞和激励广大职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市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汇聚强大正能量。
——注重通过竞赛培养和选树更多的劳模,注重从一线职工和农民工中选树先进。加大对劳模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和劳动故事,用劳模的成长历程激励广大职工,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广大职工,推动形成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为劳模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环境,利用劳模在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所能所长,总结推广劳动创新工作室、劳模大讲堂、劳模示范岗和劳模聚服务等经验,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学赶先进、争当劳模、比作贡献。
——真心关爱劳模、真情服务劳模,倾听劳模呼声、反映劳模诉求,努力帮助劳模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劳模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让劳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的关爱。
(六)深入开展企业班组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班组建设水平。
班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工会工作的重要阵地。各级工会要从企业班组这一最基层的工作抓起,广泛开展企业班组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使广大职工切实参与到各项竞赛中来,更好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突出活动重点。以提升质量、创新技术、提高效率。安全生产为重点,深入开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班组(科室、团队)劳动和技能竞赛,在企业创建更多学习型班组、创新型班组、质量信得过班组。
——加强工作指导。国有企业要顺应现代管理制度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班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班组建设工作要结合实际有重点、分步骤推进,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高班组建设整体水平。加强班组民主管理和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勤奋工作、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温暖和谐”的职工小家。
——充分发挥企业班组长的重要作用。积极协助企业行政做好班组长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建立科学的企业班组长岗位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强企业班组长的学习、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班组长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政治上关心班组长、在经济待遇上重视班组长,努力为班组长开展工作和自身成长创造条件。
(七)加强非公企业的竞赛组织领导,保障非公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健康发展。
要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开展竞赛活动的新途径,最大限度地把非公企业职工吸引到竞赛中来,充分发挥竞赛在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因企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主动适应非公企业生产实际,瞄准企业需要、职工需要,突出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劳动竞赛,注重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职工素质提升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流程、加强技能培训,增强职工岗位技能与就业能力,推动企业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强分类指导,在已建工会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要深入竞赛内容,创新竞赛载体,提高竞赛活动质量和水平;对基础比较薄弱的中小微和新建企业,要依托行业协会,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区域(行业)基层工会联合会把竞赛逐步开展起来。注重从非公企业一线职工中培养、选树劳模,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集中推出一批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示范企业和示范班组。
——坚持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寻找企业与职工共同的利益结合、关注点,使竞赛内容更加丰富,针对性、实效性更强。在竞赛中注重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使广大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积极引导非企业把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立起来,发挥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攻关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
(八)健全和完善竞赛机制建设,切实提高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完善的竞赛机制是激发职工参赛热情,提高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各级工会要把加强机制建设作为推动竞赛深入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促进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
——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让广大职工参与到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各个环节,形成党政重视支持、工会具体组织、职工广泛参与、社会充分认可的竞赛格局。
——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竞赛奖励办法,推动企业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把职工的晋升发展,收入待遇与技能提高、技术创新挂钩、拓宽职工职业发展空间,畅通职工技术等级晋级渠道,切实提供技术工人待遇,体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建立健全劳动和技能竞赛绩效评估机制,强化竞赛过程监督和管理,把职工满意不满意、党政支持不支持、社会认可不认可作为劳动竞赛评估的重要内容,采取自上而下或自评、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把劳动竞赛评估贯穿到督检查、统计监测、动态调整和结果考核等竞赛的全过程,通过开展评估工作,选树先进,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适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要求,推动劳动和技能竞赛由企业内部向企业之间、产业链延伸,由企业向机关事业单位拓展,发挥系统工会优势,广泛开展厂际竞赛、对标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强竞赛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不断创新竞赛形式和载体,使竞赛活动更好地适应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需求。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在用好工会系统宣传资源的同时,充分借助主流媒体平台和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手段做好竞赛宣传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进一步扩大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社会影响。
各县(市、区)总工会、太阳山开发区工会要根据此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